埃隆.马斯克是家中老大,有一弟一妹。马斯克的母亲认为马斯克并不比他妹聪明,但马斯克从小受家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冒险精神,他喜欢看科幻小说,他的理念是改变世界。少年时的马斯克认为硅谷是个神奇的地方,为了实现他的美国梦,马斯克从南非经加拿大到了美国,从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读完大学后,开始了他的连续创业,从太阳能,电池,电动车,自动驾驶,民营火箭,火星探险。
不妨想象一下,少年马斯克来中国会怎么样?
首先少年马斯克要面对统一标准的应试教育。清华帝国北大荒,几乎囊括了各地的高考状元,但应试教育统一高考出来的精英,是以牺牲压制众多有创造力天分的学生为代价的。
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是线性思维,也就是有标准答案的,少年马斯克的奇思妙想,显然不适合应试教育,中国应试教育里不允许存在一个答案即是A又是B的,中国老师会直接训斥小马斯克不要胡思乱想,只要记住标准答案就行了。
其次,要面对家长的压力,马斯克的父母也会阻止他读他痴迷的科幻书,因为这些书不是应试教育教材,也不会给你的高考加分,你考不上名牌大学,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进不了机关事业单位,做父母的也没面子的。
马斯克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下,凭他的认知和记忆能力,应该会顺利进入国内的名牌大学,但少年马斯克的创造性天才迫于社会家庭应试教育的压力却失去了成长的时机,最终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这对社会是个损失。
如果马斯克考进了清华北大又如何?近半个世纪来,北大除了出了孔庆东范美忠,清华出了几个政客外,在人文理工方面的几乎没有大师级创造性人才。曾经是清华北大的学子,在美国,除了做个打工白领,大多数都碌碌无为。实际上,其后的发展,还不如印度的学生。
想成为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和一个国家的自由度、政经制度的大环境相关。在一个还有计划经济意识的管制社会里,是容不下想改变世界的企业家精神的,中国政府不会给“猎鹰重型”火箭发许可证,更不用说移民火星计划了。中国的金融机构也不会结特拉斯亚马逊这样连续亏损十几年的报表填坑的,中国儒家的中庸文化也容不了埃隆马斯克的个人英雄主义。就好比中国创业板容不下贾跃亭的乐视一样,马斯克的特拉斯在中国创业板早就退市了。
企业家与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力,更在于意志。这一观点在马斯克和贾跃亭身上有充分体现,贾跃亭不会放弃梦想,但他的梦想和埃隆马斯克一样可能只能在美国实现了。
熊彼特认为经发展核心力量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寻找自我王国的理想和意志,一种征服的欲望,一种要奋斗冲动的创新者精神。
虽然这种型企业家是利润的创造者,但他不是利润的主要接受者,利润归整个社会所有,创新者只是把理想付诸实施当作了最大的乐趣,而利润是其次的。
我觉得埃隆马科斯和贾跃亭就是这种富有游侠精神的理想主义企业家,带动社会变革需要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很可惜当今多数中国企业家只会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