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双河镇闵庄的闵坦老先生(1903年4月~1992年3月)早年先在家乡当私塾先生,后于1941年8月任小学老师至离休。妻子王雨清(1900年7月~1996年9月)在家中,料理家务养育孩子。老夫妻俩一生善良正直,拥护共产党,爱护人民军队。受表弟朱慕萍烈士的影响,发展成为抗日爱国武装的堡垒户。
老夫妻生有四子三女,共七个孩子。其中三人参军入伍并加入了共产党。大儿子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大女儿闵锐和三儿子闵际涵在解放战争中入党参军。所以,二老既是烈属也是军属。二儿(际浦)和四儿(际源)在家务农;二女(际坤)解放后上了南京大学至高级工程师退休;小女(袖珍)高中毕业后,任小学老师。
大儿子闵际浓(曾用名:闵继浓,闵继龙:1921年6月~1940年2月),抗日烈士。自幼聪慧好学,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1938年秋,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八团四连连部驻在闵坦家中,受连长王道明(涟水人、抗日英烈)的教育启发,于38年11月积极主动参加了八路军。入伍后,既到团政治部青年训练班学习,并于38年12月加入共产党。后担任了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二营四连二排长。40年2月在涟水县陈师小马庄战斗中,为了保护群众,阻止日伪抢劫,奉命带领部队到小马庄和三百多日伪军展开了激战。因敌众我寡,不幸中弹而壮烈牺牲,终年才十九岁。英年早损,永垂不朽!家乡人民深切怀念。
大女儿闵锐(际芳):1927年10月出生于闵庄。41年冬,在身背大妹际坤躲避日冦追逃时,二人同时中弹,至今身上仍留有弹痕,也留下对侵略者的仇恨。其后在家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46年加入共产党,并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后受到国民党还乡团的追踪并以万元大洋通缉。在返回苏北革命根据地后,47年~48年组织派其到苏北公学,学习培养并入伍。48年毕业后,到华东野战军第五医院担任保管员工作,参加了淮海战役。49年春,调往26军263团卫生队工作,参加了解放上海战斗。50年11月其夫孙曼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其在山东26军留守处妇干队。53年底,又随夫调往解放军南京政治师范学院队列处工作。55年集体大转业时,退役/至南京橡胶厂工作。62年后退职回家,在组织安排下,担任了部队大院家属委员会主任。
三儿子闵际涵:1930年5月26日出生于闵庄,在本地读完高小时,就参加了儿童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47年12月加入共产党并入伍,在华东野战军12纵队35旅105团卫生队,学员、卫生员。49年1月~8月,任人民解放军30军89师267团卫生队助理药师、助理军医及卫生队支部委员。50年11月~53年5月归20军89师,随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五次战役,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章。54年8月退役,任浙江省嘉兴县人民政府卫生院任付院长。56年任浙江省海宁县人民医院付院长。58年9月至61年9月在浙江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又回到海宁县人民医院任付院长和党总支付书记,至1990年7月离休至今。
文稿:孙燕华,闵锐(际芳)的大女儿~博主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