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0年06月
科技战,我们何以应对?
在中国,敢重新定义传统产品,在理论和设计上超前,又敢碰精密智能制造这块啃硬骨头的,只有贾跃亭。华为的海思、中兴的中兴微电子也是停留在理论和设计上,国内的光光刻机是短板,即使有了好的5纳米芯片设计,自己也没办法产出来。所以智能制造这一块,是老大说的最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
问题是智能制造这一块,和基础领域一样,投入巨大,成功率很低,回报周期又长。国内又没有一个配套创新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国银行,晴天打伞雨天收伞的习惯,和风投理念及创新企业的成长规律是相悖的。国内厂家,宁愿学习国外现成的技术,或者直接买他们精密机床制造。在学习的时候,这样做的效率会很高,但你不可能超越。等到人家卡脖子了,你只能像中兴当初那样就地卧倒。
我们在芯片设计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已是全世界领先,还有好多项目开始领先,你可能需要带人家去突破,去创新,去把产品市场化,没办法再学人家的,因为人家没有了。但在芯片制造和量子技术制造还是短板,现在在不惜成本的投入想快速赶上。因为有了教训,不能完全依赖人家的。
特斯拉的每股单价已超过1000美元,国内许多传统汽车行业都开始转产电动汽车,但总体上还是一种模仿,学习。贾跃亭当时提出被90%人反对的造车的概念是否超前,现在应该有了答案了。当然,象贾跃亭这样一个理想主义企业家,在国内功利的大环境下,想有所作为,不摔几个跟头不脱几层皮是不可能的。这次中美科技战,应该让我们一下子长大,在文化金融环境上,对创新企业和企业家会有更多的宽容。
现在,贾跃亭的ff,又到了关键的时间点。能否量产,直接关系到中国在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转换时,有没有在理论设计、生产制造上全面达到或超越特斯拉的新物种智能化汽车的能力。
希望中国企业家,立足长远,重视基础研究,敢碰精密智能制造这块硬骨头,有更多的像贾跃亭这样的企业家梦想家。如此,让我们屏息而听,信息革命之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有没有机会在中国爆发?
父爱如山
乐视网刘淑青
周琦的画
乐视网维权
水景造型
水景造型花了三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