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涟子弟兵到38军“万岁军”

两天前,在亲友群里,看到了一篇美文,是我父亲的同乡,电影《奇袭》中的侦察英雄原型周文礼的女儿写的关于他父亲的纪念文章。读后感慨良多。

202471101

我父亲的故乡涟水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涟水成集有“小延安”之称。1939年,日军入侵淮安地区,国民党军队弃城而逃,而淮阴,涟水,淮安民间的抗日武装风起云涌,这些地方抗日武装随着战情发展合编成八路军苏皖纵队陇海南进支队8团,后扩编8、9二团成立陇海南进支队第3梯队,对外称“淮河大队”,侦察英雄朱文礼在1940年加入抗日义勇队后编入“淮河大队”,朱慕萍烈士时任陇海南进支队第3梯队8团3营营长,闵际浓(闵继龙)烈士牺牲前为梯队成立前的老8团2营4连2排长。1941年初,新四军军部重建后,又被改编为新四军军属独立旅第3团。之后不断发展壮大,在解放战争中被编入解放军劲旅第38军,成为其重要组成和中坚力量,立下了赫赫战功。

20240711033

想起了熟悉的造句,“我耳边又回响起……”,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解放战争时期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和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眼前又浮现出……

其实呢,淮涟子弟兵的事迹何须我多言,其赫赫战功已名扬天下,我只想以我现有的认知,谈谈他们经历的三场战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谈到历史,我先踩一脚胡适之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说。首先,要厘清史书和历史的区别,史书不全等于历史,其次,历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历史认识是把自己嵌入历史,这种嵌入是自我之知,在更深的意义上,历史叙事不可能归于惟一的版本,将随着认知的拓展不断诠释新的意义。

八年浴血抗战是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和团结奋斗的象征,三年解放战争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抗美援朝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今天我们的国家实现了大国超常发展,正走向民族复兴,我们可以隆重地纪念这三场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很不容易,这是几代人持续努力传递的结果。我们先辈的所有牺牲和奉献,因此有了伟大的价值。他们的人生,也因此有了伟大的意义。

5fe95e484723fd0ae9c7673165ac670

所以,前代人努力的价值及人生意义是后代人传承发扬并赋予的。恰如淮涟子弟从“淮河大队”到38军“万岁军”的历程,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包括38军等淮涟子第兵的传奇,淮涟革命老区烈士的牺牲、人民的奉献得以彰显更伟大的价值,成为激励后人为国家的完全统一、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