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弑医案

QQ66

我二年前因身心俱疲不堪临床一线,在医院退休,今又闻杀医案,感同身受写点感想,以作为我行医36年栏目的第1篇博文。如今的医疗体制,计划和市场、公益和营利不分,各种考核比,把每个人的身心都卷进了绞肉机。

比如一个药占比,怎么降?肯定要扩大分母缩小分子的,于是有了器材使用率,但作为分子的药的价格又不是医生能控制的,对策是开医院开的药店里的药(统计时不计入,但部分药门诊药房好报销药店不好报),这又会引发病人医生拿药扣及过度检查的猜疑并导致对医生整个诊疗过程的不信任,由于病人的不信任使医生行医时象个被告者,医生的解释也是无力的。国外医院药占比低是因为诊金高,拿欧美的标准来考核国内药占比,其实强逼中国医生多开检查,结果药没降下来,医疗总费用却节节上升,也让那些想洁身自好的医生在行医时备受良心拷问。

还有就是强调公立医院的所谓公益性和对医生的道德拔高其实是对医务人员的歧视,如此,医生无休止地加班加工作量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奉献精神,谁让你是白衣天使呢?救死扶伤的是医生的天职么。我退休前在一个县市级龙头医院当耳鼻咽喉科临床医生,经常要去急诊科夜间当班。连续十五小时的急诊,对医生来说近乎残忍,除了繁忙,还要时不时提防患方的言语和肢体的暴力,县市级龙头医院因为病人医保和就近看病的原因很难转诊病人,不少高危病人就因为经济的原因不愿转诊,胡搅蛮缠的病人和家属特别多。医院为了体现对病人人性化,只好对医务人员非人性化,连六十岁老医生都排全夜班,夜班后第二天上午还要上班。难道病人是人,医生就不是人?所以对医生的道德拔高,其实是一种自贱,人若自贱必招外侮。我认为医生要得到真正的尊重,应该有对病人的选择权。这一点在公立医院是很难做到的。

再谈谈医生的收入,许多医生有灰色收入这不是什么秘密,医生的收入如果加上灰色收入其实并不低。但正因为医生有红包药扣等灰色收入,并且常常被媒体曝光,损害了医生的形象,增加了病人的不信任度。如果懂一点经济学的知识就会知道医生的灰色收入与权力导致的寻租是不一样的,只要不过度医疗,也是医生劳动价值的反映。当然更希望通过价格体系的市场化,让医生的灰色收入阳光化。

还有个公平医疗的问题,也是加重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一线的医生和大多数没有权势的病人一样,也处在社会的底层。在这种官办的公立医院体制下,唯一得到好处是在医生背后的可以权力寻租的又经不住诱惑的少数管理层和其利益相关者。

在中国当医生,特别是公立医院的医生,他们是垄断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对许多家境不好的学生来说,上医学院当医生还是一个能温饱吃饭的不错的职业。我只是希望通过对医疗体制的改革,让医生的收入阳光化,让医生变得更有尊严,形成良好的行医环境,对暴力伤医事件人人喊打,让更多的优秀的医学生加入医疗队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