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

666600

2020版《奇门遁甲》3.19炸屏上线,4天分账突破1000万,虽然新版的成本投入不及旧版的1/10,但制作水准对徐克袁和平前版已不遑多让。新版音效和视效指导是两位多次获得金像金马奖的影视殿堂级人物,两位导演也是屡创精品,儿子是影片的剪辑指导。欣赏影片里的一句话:“真正的担当,是不管内心有多大的不甘,都会选择那条正确的路,即使会孤独,甚至会永远孤独下去。 ​”是为人生意义,是为“奇门遁甲”之真义。我15年写的一篇微文,记录了两个九零后的成长,他们还在为梦想而奋斗。

《二个九零后》

第一张照是十五年前我老婆带儿子在千岛湖旅游时偶遇我同学儿子小倪时儿子和小倪在游轮上的合影。

第二张,十五年后的小倪,已站在杭州第二届检察官律师控辩大赛决赛的领奖台上。

当时的插图:

00000

小倪自幼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矛,考大学时略有偏差,被并不是211浙工大录取,但他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律师专业,在浙工大,他成绩一直优异,包括各种比赛获奖。

毕业后小倪父母催他回海宁考公务员,小倪迫于父母的压力,回海宁考法院公务员,结果成绩第一,小倪父母高兴的合不拢嘴,丈母娘也开始排队,不料没几天,小倪放弃了法院的录用,去了杭州一律师事务所,并放话:五年后再看我的选择。他父母无论怎么劝也阻止不了,小倪爸告诉我他儿子决定的时候,我虽感意外,但小倪的勇气我非常钦佩。

我的儿子在儿时同样也不乏勇气,但我儿子的勇气却时刻让我提心吊胆。

小学时,学习压力也不大,我当时还没体会到我儿子的犟。虽然儿子没参加任何兴趣班,但我发现我儿子普通话特别标准,故事讲的维妙维肖,乐感也不错。

到了初中,对游戏和配音感兴趣,后来是网上比较有名的”月玲珑仙剑4配音组”成员。也喜欢看韩寒的小说。因为精力没放在学习上,到了初二下半个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开始下滑,而后开始厌学、逃学,说要学韩寒闭门写书。

记得初二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老师宣读成绩排名,我儿子排名三十之外,这个成绩当时让我想到了要生二胎了。恍然间发现了儿子用透明胶带粘在座位上的纸条,纸条上只有一句话:“我会努力的”,我眼眶一热。我当时因为胃痛难忍,家长会没开完就离席而去。

回到家,考量再三,我做出决定,儿子初三不读了,直接读艺校,按他的特长来培养,他普通话好,辨音能力强,就上了本地一所艺校的表演班。还请了吉他老师,教他弹吉他。那时,大多是高中考不上才上艺校的,上艺校,意味着他可能在中国上不了普通高校了。

前途似乎渺茫,但我内心却异常坚定,因为我相信真正的教育本该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唯分数论的中国式应试教育的。我顶住了来自亲朋好友的劝阻,从此我儿子走向一条不同寻常的成长道路。

进入艺校后,我儿子在艺校开始逐渐显现他的才能,虽然不够高不够帅,但他的台词在第二学期后在全班男生中排第一,他没学过五线谱,但音乐课成绩总是名利前茅。

艺考是比高考还难的高考,他在海宁是唯一个当年进入浙广播音主持复试的学生,最终还是落选,他唯一录取的是上海影视学院(大专)的流行音乐专业,当时艺考的老师就因为他视唱练耳成绩突出,当场宣布他专业通过。

后来因为高考文化课分数差4分(浙江比上海高许多),当年没录。在上海,上影老师建议先上学明年再补考文化,我没同意,因为我早有准备,上海出来没回海宁直接赶到了嘉兴,我知道那天嘉兴有个出国留学咨询会,而后儿子去了韩国。选择留学,对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会有经济上压力,但我已毅然决然。

在韩国,儿子顺利通过了韩国大学的预科语言考试,进入韩国祥明大学电影映画系。这个系出过许多韩国有名的演员和导演。比如,延相昊、金载沅、高修、南智贤、裴涩琪等,老师也是韩国著名的导演。儿子几乎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主课成绩特别突出。大学4年顺利毕业,又报考韩国顶尖的东国大学院电影系研究生,是当年唯一一个专业通过韩国东国大学院电影系研究生招生的留学生。无奈因中介程序上的问题没能就读。

和她妈在韩国学校边餐馆小憩:

DSC01471

回国后,儿子进入了长城影视,参加了多部大型电视剧的剪辑。为了更好的自我发展,又先后去了韦胜影视和力天影视。他的成长都记录在我的微信相册中了,小倪和我儿二个九零后不甘现状顽强拚搏的勇气已着实让父辈们感到折服。

昨晚,在杭州见到了儿子,曾经的厌学生,现在是浙江力天影视的后期技术主管、省青年优秀影视剪辑师,并有了自己的三个学生。

今晚我写下这些,是因为看到近来朋友圈里的好友好多在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我在记录我儿子成长的同时,举了上面的两个例子是想说明:

每个孩子都至少有一种特别的天分。学习出色仅仅是许多才华中的一种,只有少数孩子课业突出。我们应当好好培育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项天分,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

上面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北美的一个小学班主任罗伯茨太太说的。

罗伯茨太太还说:

有天分的成年人都是由有天分的孩子长成的—-他们都是那些被家长和老师发现并加以引导的幸运儿。好好看看你的孩子,努力发现他或她的优点和天赋。不要掩藏你的自豪和赞赏,因为它将催开孩子的天赋之花。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你点击哈佛大学任何一名学生,你会发现他们背后都一对非常了不起的父母。这些父母们不仅大都较高文化品位,而且有很多家长是在某一科学文化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成功人士。最次,也是在教育方法上胜人一筹——总之,个个都不是“凡人”。

作为家长,我深知自己很平庸,没资格教训任何他人父母,小倪和我儿子也只是小菏才露尖尖角,我儿子同班过的现在牛叉的同学也不少,比如在美国的插画师丰同学,还有在杭州的南大毕业的朱同学;但父母爱自己的儿女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就像跳崖的母山羊,用自己的背充当小山羊的垫脚石,为小山羊跃过山沟托上一把,因为这是你生命的延续。

发表评论